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分析
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有四:
一是市场机制不够健全,设备招标采购等环节缺乏应有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一些关联交易也阻碍了公平竞争;
二是质量信息透明度不够,信息不对称,市场缺乏甄别依据,导致劣币驱除良币;
三是风电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被政绩和利润追逐的热点,尤其为具有强大的金融、土地、政策等资源优势的央企所青睐,大量非市场化因素的侵入使得行业内公平竞争失效;
四是地方政府以“资源换产业”的地方保护主义,致使企业产能无奈地“被扩张”,更使一些效率不高的企业可以“偏安一隅”,在非开放性竞争环境中得以长期生存。
因此,无论是面对市场增量放缓后的发展落差,还是“过度竞争”背后的“竞争不足”,解决之道恐怕都不是依靠行政手段制约竞争,而是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体制,真正杜绝不正当的行政干预,创造自由、平等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
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初期,都将遵循波动上升的轨迹。风电作为崭新的事业,在前进中遇到诸如观念、体制、技术等方面的问题,都是正常现象。上述“难题”并非无解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风电正在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期。风能,依然是我们的希望之源。
风电并网问题以及解决方案
大规模风电的高效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世界各国一直在进行非常艰苦的努力和探索,到现在为止还在进行一系列的科技攻关和相应的研究,就是为了在风电大规模并网以后,提高它的利用率。
风电大规模接入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。
首先,风电不同于常规的电源,通俗一点来说,是“靠风吃饭”,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。其次,预测非常困难。风电比一般的常规电源有更多的特性。为了利用好风电,国家电网公司做了很多工作,例如建设数值天气预报,建立风电场的预测系统,预测的准确度达到了85%,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目前,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,570个风电厂已经建设了“风电实时监测网络”。
此外,风电出力和电力需求通常是相反的,即白天大家都需要用电时,风电出力可能比较少,而深夜大家用电少了,风电出力反而很大。这种情况下要利用好风电,就需要常规电源有很好的调节性能,例如在风电发展较好的西班牙,常规电源可随风电波动做到灵活调节。我国的灵活调节电源比例相对偏低,抽水蓄能、燃气发电等灵活调节电源的比重不到5%。火电特别是调节能力较差的供热机组比例较高,风电分布集中的“三北”地区以火电为主,东北超过80%,华北超过90%,且一半以上是供热机组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,到了冬季供热期间,供热机组调节能力很低,而冬季却是“三北”风能资源最好的季节。因此,目前灵活调节电源缺少的状况,很难适应大风期配合风电发电变化的需要。
图片新闻
最新活动更多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红外测温及炉温跟踪系统在太阳能行业的应用白皮书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2024(第五届)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维科杯(第十届)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维科杯(第十届)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HIOKI日置氢能行业测量解决方案白皮书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艾睿光电电力运维案例白皮书下载
发表评论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暂无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