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电投资:过半CDM项目面临违约风险?
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清洁发展机制的主要供应方,然而在市场中并不具有定价权和话语权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由于经验、知识和能力的缺乏,合同的起草、免责条款的确定基本上是由买家而不是卖家决定的。而且一旦发生纠纷,仲裁适用的法律也不是大陆的,而是欧盟、香港、英国的法律。
“国际上的买家或是大的金融机构或是能源企业,而国内卖家可能就是一个偏僻地方的水电站,没有对等的谈判能力。对方违约要求压低价格时,国内业主这边可能就会觉得3欧元总比不给钱好。”何生说。
“最近我经常收到企业的电话,说买家违约怎么办,希望政府帮助维护企业的利益,但现在看来不太可能。整个CDM机制是项目之间的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。国家发改委认为,如果政府介入,强制发文,会引发国际议论,是否怀疑政府在操作。所以对此事很谨慎。现在能做的是加强企业的能力建设,提高和国际买家谈判的能力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家发改委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这位人士表示,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前提下,政府还是可以有所动作的。可以不发文,通过别的途径透露自己的态度。严格说来,价格低于指导价,CDM项目也就失效了。
应对:及时求助专业机构
面对大量的违约案例,现实中,大部分以和解告终。但大部分中方的能力并不足以说不。和解的结果可能是谈一个浮动价格,把风险都转嫁到卖方。
对此,何生提出几点建议。
“企业来寻求法律帮助的时间太晚。到仲裁阶段了才来找律师。应是一接到对方要求重谈价格或有违约迹象的函或电话,就要找律师。不要自己轻易回复。应该让专业的律师来分析对方的主张。”
有专家认为,鉴于国际碳价格要恢复到10欧以上还需要较长时间,到今年年底这种现象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,因此中国不应该再对CDM市场寄予厚望。中国CDM业界应该早做准备,更多的期待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。不过,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中方还是要有信心。因为买家的理由并不是那么充分,可争取的空间还是有的。“买家也有犯错的,就看你是否有能力找出来。要充分尊重专业人士,处理得当,中方是完全可以主动的。”
图片新闻
最新活动更多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OFweek 2018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峰会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OFweek2018分布式光伏发展论坛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OFweek2018中国(广州)锂电技术与应用展览会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监控机器人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思考
-
精彩回顾立即查看>> 贱金属浆料在电子电路和元件行业中的应用
-
4 沃旭能源再谋转型
发表评论
请输入评论内容...
请输入评论/评论长度6~500个字
暂无评论
暂无评论